顾辉 教授,男,1963年生;材料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1)简历
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86、89年分获北京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理学硕士、理学博士。1989-1995年于中科院物理所、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德国斯图加特马普金属所做博士后,1996-1999年任职日本科技振兴事业团“陶瓷超塑性”国际合作项目专职研究员。1999年底回国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获聘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马普学会支持成立“马普伙伴小组”,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4年任教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先后承担基金委“面上项目”、“杰出青年基金”、参加基金委“重点基金”和“创新群体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在Ultramicroscopy、ActaMater.、ScriptaMater.、J.Mater.Sci.、J.Am.Ceram.Soc.、J.Eur.Ceram.Soc.等国际材料与陶瓷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篇,他引逾1000次。
2)联系方式: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宝山东区)材料B楼541室,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8035,email:gujiaoshou@shu.edu.cn
3)研究领域
1984-1993年间开展超导材料的结构和微结构研究;1991年开始掌握和研究分析电镜方法,1993年开始从事结构陶瓷界面和微结构的分析电镜研究,对硅基陶瓷体系的晶界非晶相成份开展了系统性定量分析。2000年以来拓展到氧化物陶瓷体系,并开始将界面研究与微结构、相图规律结合;2010年以来进一步拓展到硼化物复相陶瓷、相变和层状结构等复杂材料体系。
4)主要研究方向
总体研究方向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微结构演变与界面结构特性研究。先后从事了陶瓷晶界的纳米结构与形成原理、非氧化物陶瓷的复相/相变微结构形成与演变规律、非晶陶瓷的纳米亚结构规律与形成原理、功能陶瓷界面结构与介电性能关系、功能陶瓷的畴结构形成与作用原理、层状功能材料的有序-无序结构规律、热电复合材料的微纳结构形成与调控规律、温控相变的微结构机理等多方面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