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物理化学分会熔盐化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熔盐电解理论、铝电解节能技术及熔盐电解电极材料的制备方面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1项“非并网风电系统的特殊负载耦合机理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2项“新一代铝电解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技术”,“新型铝电解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高温高压Raman谱创新技术及高温高压下物质微结构与性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大产业开发专项课题1项“电解铝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此外还参与过国家863项目1项,973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在863项目研究过程中,研究高温熔盐对陶瓷阳极的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机理,2003年在国内首次制备出了大型NiAl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并设计了国内首个3000A规模的惰性阳极电解槽,进行了惰性阳极电解试验。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熔盐对电解槽侧部散热进行回收利用的观点,并提出铝电解槽余热回收与氧化铝生产管道化熔出利用余热相结合的熔盐介质循环体系。申请相关发明专利5项。为了配合新型节能铝电解槽的研制,在电解槽温度场、电磁场和流动场模拟计算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2010年又承担了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的部分工作,该课题的顺利实施将为我国铝电解工业的节能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多次出访美国、俄罗斯、挪威、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与美国铝业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和俄罗斯铝业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在第8届中俄新材料、新工艺研讨会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60多篇,被SCI、EI收录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经获得授权5项。曾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2004年进入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