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格
1-5万元型号
ZKZMD-10品牌
中科微纳产地
中国样本
暂无误差率:
0.5分辨率:
0.01ML重现性:
0.1-0.3%分散方式:
无测量时间:
可调测量范围:
小于63um的粉末看了磁性氧化物粉末真密度仪的用户又看了
虚拟号将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扫码拨号
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又称填充密度(bulk density),是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因装填条件不同又分为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图1 2为实心颗粒和多孔颗粒在装填状态下的体积示意图,其表达公式为:
ρ b = m / (V固+V开+V闭+V空)
ρb—实心颗粒或多孔颗粒的堆积密度,kg/m3;
m—实心颗粒的质量或多孔颗粒固体的质量,kg;
V固—实心颗粒所占的体积或多孔颗粒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V开—多孔颗粒开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颗粒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空— 实心颗粒或多孔颗粒之间空隙所占的体积,m3。
孔隙率
孔隙率(porosity)是指多孔材料中孔隙体积与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此处的孔隙体积是指多孔材料内部的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即针对材料内部孔、洞而言,不涉及颗粒或粉末材料之间的空隙,区别在于内部“孔”和粒间“空”。孔隙率的表达公式为:
εp = (V开+V闭) / (V固+V开+V闭)
εp—多孔材料的孔隙率,%;
V开—多孔颗粒开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颗粒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固—实心颗粒所占的体积或多孔颗粒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孔隙率又分为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开口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中开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有时又指材料中能被水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闭口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中闭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两者的表达式为:
开口孔隙率= V开/ (V固+V开+V闭)
闭口孔隙率= V闭/ (V固+V开+V闭)
Ø 产品售后服务
我公司郑重承诺,将按照以下条款提供优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u 协助调试。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安装、调试、详细介绍设备的使用、维护方法、注意事项。
u 我公司对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完全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u 我公司产品实行“质量三包”,质量保证期一年,终身服务。在质量保证期内,对由于设计、制造、工艺或材料的缺陷所发生的故障负责,并免费修理和更换有缺陷的零件或整机。质量保证期过后,硬件更换核收成本费用,计算机软件终身免费升级。
u 备件供应及服务。在用户正确维护和使用设备、配件的情况下,质保期内我公司免费更换有质量问题的零件,并长期优惠供应用户所需的合格的备品备件。
u 我公司提供以下技术资料两份(合同生效一周之内一份,另一份随机提供):产品安装说明、操作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
u 合同生效三日之内提供相关的电气及土建等资料。
u 其它未尽事宜,另行协商解决
密度是物质的物理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因此,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密度不随物质形状和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因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首先*步需要测试体积电阻值和表面电阻值,然后根据试样的尺寸和电极系数,根据计算公式得到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体积和表面电阻测试时,对电压试样的位置不同,从而能够不同的电阻值在接和未接试样时电容的变化
2021-11-22
亲爱的各位同事:大家好!瑞蛇纳福,新春将至。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放假时间:2025 年1月24日至 2025 年2月4日,共
2024 年12月15日,深圳市道丰宁科技有限公司与我司成功牵手,2024 年12月16日正式采购我司自主研发的塑料球压痕硬度仪,为双方的发展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5日当天,道丰宁科技的采购团队满
2024年12月23日,河海大学与我司今日宣布,双方已成功签署采购合同,河海大学将从我司采购一批电压击穿试验仪,以支持其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此次采购的电压击穿试验仪是中科微纳精密仪器有限公
在塑料材料的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精确测定其硬度特性至关重要。塑料球压痕硬度仪作为一款专业测试设备,为此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一、工作原理塑料球压痕硬度仪依据特定的压痕力学原理运作。它通过一个精准
粉体综合物性测试仪的测试项目包括振实密度、松装密度、休止角、崩溃角等。以下是这些测试项目的详细介绍:1.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
一、引言摩擦磨损试验机作为研究摩擦学相关问题的关键设备,在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通过模拟各种摩擦磨损工况,为深入了解材料的摩擦特性、磨损机制以及润滑剂性能等提供了重要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