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非典纳米催化材料攻关获突破


来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大连医科大学组织开展的“用于呼吸道病毒阻隔、吸附和灭活的纳米催化材料及相关作用机理研究”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证明至少有2种催化剂具备杀灭副流感病毒的功效。

    由于副流感病毒与常见冠状病毒、SARS病毒比较接近,实验结果标志着针对180nm以下大小的呼吸道病毒具有吸附、灭活作用的新型防治材料的诞生。

    根据SARS病毒的性质,该所SARS攻关小组共合成了101种纳米催化剂。催化剂要灭活病毒,首先要吸附病毒。为此,研究人员首先使用核酸作探针,对101种新合成催化剂的吸附、抗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不怕水且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催化剂进行下一轮实验。以活性炭吸附剂为参照物,对89种催化材料进行副流感病毒吸附检测实验后发现,其中39种催化材料与活性炭吸附力相同或更好,吸附率在98%以上的强吸附力催化剂有19种。

    为甄别材料的不同用途,该所还对92种催化材料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筛选出细胞毒性弱的有62种,毒性中等强度的有22种,毒性强的有8种。细胞毒性小的可用在与人体有紧密接触的口罩和防护服上,反之则只能用于空调和涂料中。

    结合核酸吸附、病毒吸附和细胞毒性的实验结果,科研人员还选取9种强吸附力、易于产业化的催化材料进一步进行病毒的灭活检测,确证ASC-28、AB-2-1两种催化剂可以完全吸附并灭活副流感病毒。

    目前,大连化物所正积极联系有SARS病毒资源和分析手段的单位,以ASC-28和AB-2-1催化剂开展直接针对SARS病毒的吸附和灭活研究;同时联系在SARS防护方面的验证机构和生产单位,协助推进抗SARS催化剂的应用,全力以赴攻克SARS疾病防治的科学难关。
推荐4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