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细重质碳酸钙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来源:联众碳酸钙网

标签碳酸钙
0引言

    重质碳酸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非金属矿物材料,被用于橡胶、靼料、造纸、涂料、油漆、牙膏、胶粘刺等领域,在过去十年巾,中国的重质碳酸钙产量迅速增加,翻了近十五倍,达到520万吨。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基础研究薄弱、工艺和设备落后、应用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等。本文着重阐述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现状。

    1 超细重质碳酸钙的发展历史

   中国重质碳酸钙的规模化生产始于2O世纪8O年代初,在国内的碳酸钙产品市场上,各企业对所生产的碳酸最初主要是 100、200目的粗粉。后来随着雷蒙机的普及,钙产品的细度的表达方法各有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开始生产325目一600目的产品,此过程持续了较长的时期。进人九十年代,随着分级机的广泛应用,市场上出现了800~1250目的产品;九十年代中期,湿法工艺开始普及,可以生产2500目一12500目的超细重重质碳酸钙,从此超细重重质碳酸钙进人迅速发展的时期。据中国非矿协会碳酸钙专业委员会统计,目前中国碳酸钙加工企业近千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重质碳酸钙企业400余家,年产量 400万吨左右,从产品结构看来,200~325目占5O%,325日~1250目占35%,1250目以上的占15% 经过表面处理的占12%…。                                                                                                                  
    2 超细重质碳酸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概念的混乱

    2.1.1 轻钙和重钙的区别

    目前在碳酸钙用户中,对于轻钙和重钙的区别各有不同的说法,其中很多用户认为轻钙的比重轻而重钙的比重大;还有少部分用户认为轻钙颗粒度细而重钙颗粒度粗,其实这都是错误观点,事实上轻钙和重钙是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来划分的.其中以方解石、大理石等为原料经机械粉碎及研磨等制取的产品称重质碳酸钙,通常以GCC表示;以石灰石为原料经煅烧制取的产品称轻质碳酸钙,通常以PCC表示。

    2.1.2 纳米碳酸钙的概念

    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在 lOOnm以下的碳酸钙粉体材料。目前我们所讲的纳米级碳酸钙都是轻质碳酸钙,而世界上达到纳米级重质碳酸钙的产品还没有。亚微米级重质碳酸钙产品也才刚刚开始起步,而解聚和表面处理技术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具备产业化的一整套技术。并且已蛮现了万吨级的产业基地投产。

    2.1.3 对产品细度的表达方法不一

    笔者曾对广东市场上的 17家不同企业生产的号称 6000目的重质碳酸钙用同一种方法进行了颗粒度的分析,结果发现,D 值从2.2 一l8.6 不等,排除企业有意夸大的可能性,其主要原 恐怕是大家所取的标准不一致造成的。有的用D。表示,有的用D。表示,有的用平均粒径表示。由此也造成市场上同一种细度的产品其价格相差悬殊的现象,长期下来,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衡量产品细度的标准。

    2.2 过分追求粒度指标

    目前国内众多的碳酸钙生产企业。往往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到了产品的颗粒度上.超细重钙并不是只强调颗粒度指标的一种粉体材料,而作为一种工业的中间品,其应用性能更是最需要考虑的要素。笔者曾对国内生产的纳米轻钙、超细重钙的应用性能做了多次对比实验,结果发现:PVC管件中,在相同的性能指标下,超细重钙的加人量为35份,纳米轻钙的加人量为17份;进一步调整配方后,超细重钙的加人量为65份.纳米轻钙的加入量为22份。由此可以看出。粒度指标并非唯一决定粉体材料的一个因素,也并非颗粒度越细越好。需要同时考虑其他因素。过分追求颗粒度指标对于粉体材料的应用性能是不可取的。

    2.3 过分追求活化度指标

    超细重钙的应用离不开表面处理,而表面处理的一个指标就是活化度.一般企业都要求产品活化度>90%,首先轻钙和重钙的真比重都是2.7ls/cm 左右。只是视其细度和表面性能而表现容重不同而已;颗粒度细的粗细和轻钙、重钙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推荐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