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白炭黑”中国造


来源:

标签白炭黑
    形如柳絮,轻于尘埃,将其单体放大10万倍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这般“微不足道”的物质名唤“纳米二氧化硅”,俗称“白炭黑”,是全球化工产业争相攻克的世界级难题。市科委昨天披露,上海科学家率先在国内研发出白炭黑制备技术,打破了德、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下月底,一个年产200吨的生产设备即将在沪投产。

  白炭黑的主要性能及用途与炭黑相似,因其颜色发白而得名。白炭黑的化学成分虽与普通沙石相同,但其纳米级的“出身”却使它具有一系列无法比拟的特性。日常生活中,牙膏的颜色层次、化妆品的润湿、纸张的抗撕强度和白度都与它有关。同样,若没有白炭黑的“加盟”,火箭上的密封圈和家居装潢中普遍使用的塑钢门窗封条,就会患上“软骨病”,毫无韧劲儿可言。

  广泛而必要的用途使得白炭黑成为二氧化硅家族中的“贵族”,市场平均售价每吨高达1万美元。专家预计,到2005年,国内对白炭黑需求将超过万吨。为实现白炭黑的中国造,从2001年起,华东理工大学的教育部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与上海氯碱股份公司合作,共同承担完成了市科委纳米专项———“纳米二氧化硅气相燃烧制备技术与设备研制”,并于近日通过了专家鉴定。据悉,这个项目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将形成10亿元产值,有效推动我国有机硅等行业的发展。专家表示,除了在国内实现气相纳米二氧化硅制备零的突破外,课题组在氢氧燃烧合成技术、燃烧反应器等关键设备及应用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创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