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出口始于1973年,至1978年处于试销阶段,6年仅出口150吨,创汇63.4万美元。出口产品几乎全是混合氯化稀土等中间产品和富集物,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随着稀土生产的高速发展,稀土出口量和创汇额迅速增加。1985年,年出口量为4500吨,创汇3800万美元,平均每吨产品创汇额升至0.84万美元,增加1倍。
“七五”以后,稀土出口和创汇额(除1990年外),历年都呈大幅度增长势头。1988年出口量为8320吨,创汇突破1亿美元。1989年出口量增至9154吨,创汇近1.2亿美元。其中高纯、单一稀土产品出口量达632吨,创汇4115万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量和总创汇额的7%和35%。
1990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量约6139吨,创汇8350万美元(其中永磁材料860万美元,火石167万美元)。其中单一稀土产品出口量为799吨,创汇2849万美元,分别比1989年下跌33%、30%。1990年稀土出口价格大幅度下跌,不仅冲击了国内生产企业,也冲击了国外生产厂商。
1991年我国稀土产品总出口量约为8024吨,创汇10025万美元,分别上升30.7%、20%。其中单一稀土产品出口量为2100吨,创汇6837万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量和总创汇额的26%和68%。单一高纯产品创汇额首次超过原料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创汇额。
1992年以后,我国稀土出口继续以正常速度回升,但出现了出口量增加、创汇额下降的负增长。1992年降低24%,1993年又下滑10%,出现了1987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就是中国稀土在竞争中求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1994年我国稀土产品出量达16000吨,创汇15000万美元,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上涨,平均涨幅在20%以上。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统一协调对外,对稀土外销价格实行最低协调价控制;二是国内稀土生产原材料的涨价,使生产成本升高;三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九五”以来,我国稀土产品总出口量由1996年的3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4.89万吨(含出口稀土永磁体折氧化物2200吨),占国际市场的60%~70%,创汇额近5.22亿美元,其中高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由9600吨增至2.99万吨,年均增长23.6%,高纯产品出口量的比例达61.1%。这表明我国稀土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又取得了新的进展。2001年稀土产品出口量为3.31万吨,创汇额为3.08亿美元。2002年稀土产品出口量为4.31万吨,稀土产品和钕铁硼磁体创汇额合计为2.48亿美元。
“七五”以后,稀土出口和创汇额(除1990年外),历年都呈大幅度增长势头。1988年出口量为8320吨,创汇突破1亿美元。1989年出口量增至9154吨,创汇近1.2亿美元。其中高纯、单一稀土产品出口量达632吨,创汇4115万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量和总创汇额的7%和35%。
1990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量约6139吨,创汇8350万美元(其中永磁材料860万美元,火石167万美元)。其中单一稀土产品出口量为799吨,创汇2849万美元,分别比1989年下跌33%、30%。1990年稀土出口价格大幅度下跌,不仅冲击了国内生产企业,也冲击了国外生产厂商。
1991年我国稀土产品总出口量约为8024吨,创汇10025万美元,分别上升30.7%、20%。其中单一稀土产品出口量为2100吨,创汇6837万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量和总创汇额的26%和68%。单一高纯产品创汇额首次超过原料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创汇额。
1992年以后,我国稀土出口继续以正常速度回升,但出现了出口量增加、创汇额下降的负增长。1992年降低24%,1993年又下滑10%,出现了1987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就是中国稀土在竞争中求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1994年我国稀土产品出量达16000吨,创汇15000万美元,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上涨,平均涨幅在20%以上。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统一协调对外,对稀土外销价格实行最低协调价控制;二是国内稀土生产原材料的涨价,使生产成本升高;三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九五”以来,我国稀土产品总出口量由1996年的3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4.89万吨(含出口稀土永磁体折氧化物2200吨),占国际市场的60%~70%,创汇额近5.22亿美元,其中高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由9600吨增至2.99万吨,年均增长23.6%,高纯产品出口量的比例达61.1%。这表明我国稀土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又取得了新的进展。2001年稀土产品出口量为3.31万吨,创汇额为3.08亿美元。2002年稀土产品出口量为4.31万吨,稀土产品和钕铁硼磁体创汇额合计为2.4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