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控制金属-半导体复合物核壳纳米结构领域获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

中国粉体网11月1日讯  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的“等离子体协同效应”,使其在光催化,光电器件以及激光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精确地控制合成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纳米结构,已然成了研究热点。

  在双组份复合系统中,核壳纳米结构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结构。但是由于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界面能比较大,使得半导体倾向于自生成核而不是附着在金属纳米颗粒上成核,导致半导体不能均匀地包裹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金属-半导体复合物核壳纳米结构的精确可控合成仍然面临很大挑战。

  近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员的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虹宇副教授的团队合作,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并且通过调控:

  1、外壳物质的成核与生长;

  2、外壳在种子上的附着过程;

  3、纳米种子的分散与聚集过程,研发出了一种将氧化锌半导体包裹在不同种子(包括金属、氧化物、聚合物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表面的普适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不仅局限于以氧化锌为外壳,还适用于以其他的氧化物或者硫化物为外壳,比如Fe3O4, MnO, Co2O3, TiO2, Eu2O3, Tb2O3, Gd2O3, beta-Ni(OH)2, ZnS,以及CdS等,来合成复合物核壳纳米结构。
推荐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