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球形化可以提高磷酸铁锂的振实密度?还可以解决导电率低和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来源:中国粉体网   墨玉

[导读]  磷酸铁锂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工作电压稳定、无毒环保、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同样存在离子电导率低,低温性能差和振实密度小等缺点。

中国粉体网讯  磷酸铁锂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工作电压稳定、无毒环保、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同样存在离子电导率低,低温性能差和振实密度小等缺点。


碳包覆和离子掺杂技术的缺陷


研究者们尝试各种办法来提高磷酸铁锂的性能,比如碳包覆和离子掺杂技术。尽管通过碳包覆和离子掺杂技术来解决离子电导率低的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磷酸铁锂的低温性能,但是碳包覆技术会造成材料的振实密度减小,导致容量密度和加工性能恶化。离子掺杂可以提高磷酸铁锂的电导率,但是金属离子会阻塞锂离子的扩散通道,从而会降低磷酸铁锂的离子扩散速率。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综合提高磷酸铁锂性能呢?——球形化。


球形化的优势


磷酸铁的颗粒具有多种形貌,其中球状颗粒具有体积比容量高、堆积密度大等优点,甚至可以解决现有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磷酸铁锂振实密度低、导电率低、形状不规则、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有研究者以常见的球形和非球形形貌磷酸铁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酸铁锂形貌与电池内阻等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①形貌对磷酸铁锂电池内阻具有显著影响。相比非球形磷酸铁锂,球形形貌磷酸铁锂电池内阻降低了17.4mΩ;


②磷酸铁锂形貌能够影响电池的交流阻抗。球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荷转移阻抗和锂离子扩散阻抗较低;


③内阻降低对磷酸铁锂电池倍率性能提升效果明显。低内阻的球形磷酸铁锂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此外,球形化的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优异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工艺性能,较低的界面能,比能量较高。十分有利于制作正极材料浆料、电极的涂覆和提高电极片的品质。


如何得到球形化的磷酸铁锂?


①用高密度球形FePO4前驱体合成球形LiFePO4颗粒


由于LiFePO4电化学脱锂得到的产物FePO4的结构与LiFePO4极为相近,都属于斜方晶系,拥有相同的空间群Pnmb且两者体积仅相差6.8%。因锂脱嵌前后的材料结构和体积几乎不变,故在以FePO4为原料制备LiFePO4过程中,FePO4前驱体的结构及形貌对LiFePO4产品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制得高密度球形前驱体是得到高密度球形产物的有效途径之一。先合成高密度球形FePO4前驱物,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通过高温反应,使锂通过球形前驱体颗粒表面的微孔向各方向均匀、同步地渗入前驱体的中心,保持球形形貌。此方法中,球形前驱体可以消除反应过程中由于扩散途径不同引起的微观组分差异,生成组成均匀的LiFePO4,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②喷雾干燥法制备球形LiFePO4颗粒


喷雾干燥(热解)法是将各金属盐按制备复合型粉末所需的化学计量比配成前驱体溶液,经雾化器雾化后,由载气带入设定温度的反应炉中,在反应炉中瞬间完成溶剂蒸发、溶质沉淀形成固体颗粒、颗粒干燥、颗粒热分解和烧结成型等一系列的过程,最后形成规则的球形粉末颗粒。


③熔盐法制备球形LiFePO4颗粒


熔盐法通常采用一种或数种低熔点的盐类作为反应介质,合成过程会出现液相,反应物在其中有一定的溶解度,这大大加快了反应物离子的扩散速率,使反应物在液相中实现原子尺度混合,反应就由固-固反应转化为固-液反应。反应结束后,采用合适的溶剂将盐类溶解,经过滤洗涤后即可得到合成产物。


磷酸铁锂的形貌和粒度控制工艺通常很复杂,要想稳定大批量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和粒径分布的材料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这不失为一个可以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来源:

陈垒.球形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及其18650电池的测试

侯月朋.形貌对磷酸铁锂电池内阻特性影响

中国粉体网.如何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振实密度

罗喆.磷酸铁的合成与粒度控制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墨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4

作者:墨玉

总阅读量:536051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