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永磁行业面临问题及发展建议


来源:

我国的稀土磁材行业,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全球磁材制造中心,前后仅经历了50余年的时间,可谓是全球磁材行业变革的一个奇迹。这期间,我国永磁材料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我国已经陆续成为AlNiCo,铁氧体永磁和Nd-Fe-B的全球制造中心;

2. 我国的人均磁材消费值由1990年的0.217吨猛增到2003年的1.026吨。
    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虽然已经成为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生产强国,要想真正成为全球范围的行业领先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  我国永磁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产品产量和产值不适配
      从近几年发展的趋势来看,尽管我国的永磁产量增长的势头咄咄逼人,并且已经在多个产品领域占据了世界头把交椅,但是从产值上看,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这样的局面严重削弱了我国永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2 综合研发能力、产品性能和技术含量低
      我国现有约十家左右的专门从事磁性材料研究开发的机构: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磁性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磁性材料研究所、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北京新嘉和通磁性材料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重庆钢铁研究所、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磁研所等,与国外相比,专业研究机构数量偏少,平均科研实力不强。
      由于我国永磁产业在产品深加工和后处理工艺上的不足,造成我国永磁成品的性能相对较低 ,并且一些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相对困难,使得我国产品在性能方面,很少能够满足高端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也很少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同时,由于永磁产业下游行业的拉动更多的来自于国外厂商,因此,在磁体的整机研发技术和能力方面,我国的永磁制造商与国外相比也存在劣势。
      就目前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而言,我国磁材行业大部分企业仍然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这种综合研发能力、产品性能和技术含量偏低的状况,对于我国永磁行业的持续性增长是一个核心问题。

1.3 专利限制是我国永磁产业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  
     由于Nd-Fe-B的专利被日本和欧美企业所把持,我国的Nd-Fe-B生产企业进入欧美和日本市场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烧结Nd-Fe-B磁体主导生产者,而国内企业中,只有六家公司拥有住友特殊金属公司的烧结Nd-Fe-B磁体许可,它们是:北京中科三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区京磁技术公司、安泰科技、北京清华银纳高科技发展公司、宁波韵升(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公司,这一专利许可的费用高达几百万美元;同时,我国的粘结Nd-Fe-B磁体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因而粘结Nd-Fe-B生产的企业还不多,象中科三环的上海爱普生公司等较大型企业,由于其产品几乎全部用于出口,由于专利覆盖问题,就必须从麦格昆磁购买磁粉,以生产能够出口到专利覆盖区的粘结Nd-Fe-B磁体。而一些小企业则从国内的生产粘结磁粉的厂家购进粘结磁粉,生产出的磁体也仅在国内销售。

  在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发展迅速增长的今天,不仅因为稀土材料高端应用市场主要在日本和欧洲,还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最终会导致国内一些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海外扩张,那个时候,专利的壁垒将成为我国企业实现规模化扩张、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也将成为我国磁材行业真正成为世界领先者的最大忧虑。
1.4 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速度慢
     我国大部分企业很少与科研机构联合甚至与科研机构根本就不联系,企业生产企业的产品,研究机构搞自己的研究,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这个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相关制度不健全以及传统的科研习惯不无关系,且直接影响到我国技术成果的转化效果与速度。就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来看,我国企业明显落后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发明Nd-Fe-B仅落后于欧美3个月,但日本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可以规模生产40M以上的Nd-Fe-B,我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可以规模生产40M以上的Nd-Fe-B。有消息报道,日本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生产55M以上Nd-Fe-B,但中国企业目前还不能规模生产48M以上的Nd-Fe-B,另外,我国在工序组合、防腐工艺方面还落后于日本企业,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能力较弱,体制还不够完善。
1.5 对于客户要求和市场把握不足

      我国的Nd-Fe-B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但主要以代理销售为主,还没有形成自身的营销网络和销售渠道,在这种状况下,我国企业很难十分准确的把握市场和客户关系。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销售的价格大大低于日本企业的销售价格。部分日本厂商代理中国产品销售往往可以获得超过自己生产的利润。
     同时,对于市场认知的不足和市场差异化产生的市场机遇的不够敏感,也是我国许多磁材生产厂家在研发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所存在的问题。这种对市场和客户认知的把握,正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而逐步加强。
1.6 产品档次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

     从全球看,Nd-Fe-B应用最多的领域在计算机VCM、新型电机、MRI等高技术领域,但我国产品在这些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这与中国稀土永磁业的产业化能力、产品质量、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均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稀土永磁的细分市场,我国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档市场的需求,而对于高科技产品的高端细分市场,我国的产品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众多环节上都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如何把握中低端细分市场并进一步拓展高端产品市场,是我国稀土永磁产业真正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

1.7 产业资源过度分散,企业规模化效益不足
     以Nd-Fe-B磁材生产为例,目前,我国国内生产能力较大的厂家约有45~48家,其中50~100吨/月的约20家,150~200吨/月约15家,250~300吨/月的约8家,500~600吨/月的约3家 ,1000吨/月的仅1家。我国主要生产Nd-Fe-B磁体和投资生产Nd-Fe-B磁体的上市企业主要有:中科三环高科、北京安泰、宁波韵升、津滨发展、太原刚玉、首钢烟台和金田铜业,其中烧结和粘结Nd-Fe-B总产量年均在千吨以上的只有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北京安泰, 其他企业的产量在几百吨左右。
    目前,我国达到粘结Nd-Fe-B磁体规模生产的企业是上海爱普森公司(合资),从刚开始的5吨/月,增加到现在的20吨/月,此外,成都银河新型复合材料厂,其产量已经达到300吨/年,并将在中国创业板上市。另外,像宁波韵升也已经形成年产300吨粘结Nd-Fe-B的生产能力,其他粘结Nd-Fe-B企业的规模都非常小,年产几十吨。
    总之,中国的永磁行业中规模大的企业不多,无法与国际型大公司相比,从规模上缺乏竞争力。
    
2 中国永磁企业发展建议

    面临以上七大问题,我国永磁行业有必要对其内部管理与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笔者认 为就目前而言,可以实施以下两条措施。
2.1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
    对于那些发展刚刚开始,缺乏关键技术与资源,迫切需要规模化发展的企业而言,资本整合是一条较为快捷有效的发展道路。因为单靠企业内部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所以只有借助资本市场运作才能够达到目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不仅可 以获得发展的加速度,拥有先进的装备,完整与合理的生产线,还可能获得一定的专利授权 ,顺利进入某些产品的主流市场。
    当然,资本整合这种方式并不是对任何企业都受用的,只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能承担资本运营带来的巨大风险的企业才可以尝试这种发展方式。国内应用资本整合的典型成功实例主要有安泰科技、中科三环和横店集团。这三家企业通过资本整合,一方面在纵向对企业的产业链进行了扩展,另一方面在横向使企业的产品组合增多,实现相关多样化发展。从而在永磁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了主动,获得了必要的专利授权,为其在永磁业务领域内规模扩展以及在永磁行业内站稳脚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在市场和技术开发上争取主动

     规模扩张是中国永磁行业企业走向国际竞争舞台的捷径,但同时企业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规模上的扩张一定要给本企业带来技术上的好处,不能盲目化,否则只等于为自己在竞争中向水平方向迈进一步,没有让企业向国际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毕竟,最终永磁行业的发展要靠技术来推进。因此,对于目前的中国永磁行业企业来说,除了要缩短规模上与领先企业的差距外,还要注重技术和市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在目前国家技术开发管理体制尚未冲破审批制和计划形态框框的形势下,企业要做产品创新的主体,将新产品研制活动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推荐1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