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

新春伊始,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传来喜讯,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块巴掌大的纯铁经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用常规气体氮化处理,即可获得10微米厚的氮化物层,所需温度下降200度以上,处理时间也缩短到9个小时。

  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金属材料表面氮化技术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瓶颈”,显示出纳米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技术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31日出版的世界权威刊物《科学》上。

  表面氮化是工业中一种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航天航空以及其他机电产品的关键轴承等,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由于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在高于5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耗时长达数十小时,不仅耗能,更重要的是许多材料和工件退火后丧失性能,或者出现变形。因而传统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如何降低温度环境一直是科技界孜孜攻克的难题。

  由卢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与法国合作者吕坚教授共同提出的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国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前沿方向,在多种金属和工程合金中得以应用。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小组在30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成功实现纯铁块的表面氮化。最后的测试结果表明,铁块氮化后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而材料本身仍保持原有的韧性,成功实现材料的“刚”“柔”并济。

  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铁的表面氮化温度可以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而大幅度降低,还可以应用到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大大拓宽适用表面处理技术的材料和工件种类。在解决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后,这一技术将在传统的成熟工艺领域大显身手,在提高材料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工艺成本。

  纳米技术是当今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前沿科技领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卢柯领导的研究小组扎扎实实开展研究,在纳米金属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从而跻身于世界纳米研究最前沿。这一研究成果的问世,表明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可以大有作为,不仅可以使有关技术普遍应用于传统工业,还可以改变人们因商家过分炒作而对纳米技术产生的怀疑态度。
推荐12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