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技术钠电项目一期量产二期开工,实现“锂钠齐飞”


来源:证券时报

[导读]  2023年5月27日,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西南昌维科产业园举办“维科钠电一期项目量产暨二期项目开工仪式”。

中国粉体网讯  2023年5月27日,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西南昌维科产业园举办“维科钠电一期项目量产暨二期项目开工仪式”。



江西省、南昌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新建区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易事特集团、浙江钠创、中集新能源等数十家企业,上海交大、中南大学等相关研发机构,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等知名媒体2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维科集团董事长何承命先生、维科集团总裁吕军先生、维科集团监事长陈国荣先生等集团领导,维科技术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出席本次活动。


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陈良琴致欢迎辞,并介绍了维科技术钠电发展规划。陈总表示,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清洁能源应用加速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钠电池作为一种优质、安全、资源丰富的新型电池,正迎来产业化最好的发展时机。


公司钠电产业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维科技术整合资源,利用先发优势,率先布局钠电产业化。4年前,维科技术和上海交大马紫峰教授合作开发钠电池;2年前维科技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南昌钠电基地;2022年,维科技术启动南昌钠电产业化项目建设,该项目为“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额约为6.82亿元,经过半年多建设,顺利实现了首条生产线的投产。


作为钠电产业化示范项目,维科技术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方面是为公司钠电产业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为钠电产业化快速发展积累成功的经验,实现维科技术“锂钠齐飞”的产业发展战略。


机构表示钠电市场未来有望高增,公司有望受益


机构认为,当前电池化学体系过度单一,发展钠离子电池既符合资源安全的战略需求,又对新能源电池体系降本起到重要作用。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大幅扩张,但上游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价格暴涨暴跌,给下游电池厂、整车厂带来巨大压力。相较之下,钠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均匀,成本低廉,发展无资源限制的钠离子电池符合资源安全的战略需求,也能对新能源电池体系降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全球主要市场国家都积极布局发展钠离子电池。2021年以来,《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多份政策文件出台,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其中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被列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机构表示,钠离子电池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电动两轮车领域及A00级电动车领域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5%、5%、10%,对应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到57.77GWh。近期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雅迪联手旗下华宇新能源科技,发布华宇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极钠1号”及其配套两轮实车S9,钠电池产业化加速。认为钠电市场未来有望高增,公司有望受益。


13家企业代表与维科技术签署钠电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维科钠电一期量产得到业界普遍关注,投产仪式上,13家企业代表与维科技术签署钠电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合作领域涵盖家用储能、工商储能、超高安全储能、低速车等方方面面。



维科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晨树博士进行了维科钠电研发最新进展和技术发展路线,并发布了维科钠电产品规格。据介绍,维科技术已经研发了能量密度150wh/kg、循环5000次以上的钠电技术。未来将着重根据钠电应用场景,开发更高循环、更高能量密度、更具性价比的钠电池技术和产品。本次发布推出方形铝壳、圆柱、软包三种类型四种规格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A股上市,并于2017年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业务转型,成为行业领先的集锂/钠离子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科技型企业,具备电芯制造、封装和系统整合方案一体化能力。公司深耕新能源领域近二十年,目前已形成“以新能源电池为主业,以3C数码电池为核心业务,以储能、低速车电池为拓展领域”的战略新格局。


公司拥有宁波、东莞、南昌三个制造基地,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在石墨烯、硅负级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应用上具备领先优势,承担了多项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开发工作。


公司现已实现全球业务布局,在中国台湾、欧洲设有办事处。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实现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中高端转型,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移动式电源解决方案。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