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行业“大干快上”,锂电产业链供需矛盾引发关注


来源:中国粉体网   文正

[导读]  结构性的过剩将考验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

中国粉体网讯


图源:pixabay


1、大干快上


过去几年,整个锂电产业突飞猛进。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一轮又一轮疯狂的投资扩产,锂电产业链供需问题受到关注,整个产业链产能过剩隐忧浮现。


据统计,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其中,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增长带动锂电材料“狂飙”。锂电四大主材纷纷加入扩产行列。


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四大主材规划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扩产项目数量为156个。其中正极材料扩产项目57个,负极材料扩产项目55个,隔膜扩产项目11个,电解液扩产项目33个。据测算,负极材料到2025年的规划总产能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为4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均是2倍余,隔膜约1.5倍。


具体来看,磷酸铁锂方面,2022年投资新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超40个,总计规划新增产能(不含磷酸铁)至少超500万吨。按照1GWh需要2500吨磷酸铁锂材料估算,仅去年新规划产能就需要2TWh以上的电池需求来消化。负极材料方面,2022年石墨材料及其一体化项目新建产能超400万吨,同比增长超1.5倍。负极材料总投资金额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0%。隔膜方面,2022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1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9%,其中湿法隔膜占比达75%。


过去两三年,锂电材料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挤进了大量新公司。但下游电池厂集中度却越来越高,订单的竞争因此变得更加激烈。磷酸铁锂行业至少新进了40家企业,其中不少是传统磷化工公司;磷酸铁、负极材料行业也新进入30家以上,包括钛白粉行业、炭材料行业的多家公司。另外还有数十家公司宣布跨界,比如食品界的黑芝麻、服装业的红豆股份以及三一重工、海能实业、上海洗霸等公司。


下游电池端,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动力及储能电池开工及签约项目达24起,总投资金额超过2055千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超570GWh。其中,开工项目13起,签约项目11起。有机构估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大约在1000GWh到1200GWh。而目前包括电池厂、整车厂与其他跨界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已达4800GWh,是预计需要产能的4倍多。


锂电产业链“大干快上”,背后也反映出行业周期现象。当需求升温时,供给扩张,当需求降温时,供给过剩。周期规律下,新能源市场的旺盛需求吸引着传统玩家加大力度扩张产能,另一方面也吸引着新玩家跑步加入。但随着赛道日渐拥挤,迎接上下游产业链的将会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内卷加剧,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和出清。


有业内人士表示:“产能上来了,下一步就是价格战。什么东西火了就先进来卷,等大家都同质化卷不下去的时候,就开始打价格战,四大主材是这样,电池厂商也是这样。”


因此,有分析认为,未来几年锂电产业链产能过剩会加剧,行业将进入深度洗牌阶段,产能过剩的时间节点与竞争惨烈程度可能将超乎想象。


也有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领域所谓产能过剩,更多呈现的是结构性过剩,也就是高端和优质产能不足、低端和劣质产能过剩。长期以来,中国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低端产能,高端产能仍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之中。一些全球化和低碳化做得比较好的动力电池企业,未来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随着欧洲、北美等地区的主要国家不断强化关键产业的本土供应链建设,促使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到海外建厂,实现供应链的本土化。第三方研究机构预测到2028年为止,北美和欧洲的电池本土化的缺口将超过600GWh。同时,东南亚、印度、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潜力也不能忽视。专家表示,从短中期来看,至少5年内,市场上缺的不是电池的总供给量,而是本地化、高品质、绿色的动力电池产能。面对海外优质产能缺少,国内劣质产能挤兑,国内确实会出现产能过剩和内卷的问题。


因此,未来先进产能仍将在市场上保持强竞争力,而落后的产能则很可能面临着被淘汰、无人问津的局面。这种结构性的过剩将考验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


图源:pixabay


2、出海行动


“明年,最晚到后年,从锂矿开始全产业链都会过剩。”在去年的一场公开活动中,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直言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隐患。面对大量新进入锂电产业的淘金者,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提醒,今后的市场份额需要专业性支撑。“不具备专业能力,游戏不是很好玩的。”


国内存在产能过剩隐忧,内卷加剧,如何破局?海外市场成为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的目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海外出口或将成为电池厂商释放产能的最佳方案。这一方案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也契合了当下产业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国内锂电市场“神仙打架”的局面,像欧洲、美国这种电动车渗透率逐步升高的地方,本土电池产能还存在较大不足,多个公司已开始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孚能科技、远景动力等国内头部企业在海外已建和在建的电池总产能已经超过300GWh。宁德时代已具备了欧洲本地的生产和供货能力,其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工厂已经顺利实现锂离子电池电芯量产,而位于匈牙利的第二个欧洲工厂项目也正式启动。


锂电材料企业方面,璞泰来近日宣布在瑞典投建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计划。今年2月,龙蟠科技宣布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开发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建设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锂电相关企业出海面临巨大机遇,不过,挑战也同样存在。


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国内锂电池企业都在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另一方面,海外产业相关的政策也逐渐明确,比如美国已经实施的《通胀削减法》(IRA法案),以及欧盟计划实施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等。这意味着海外市场从单一维度的产品竞争升级到多维度的体系竞争。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有望继续为电池企业的下游需求释放较大增量。在这个时候,谁能更快地了解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突破,并尽快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才是把握窗口期的关键。


对于锂电企业出海,相关专家表示,国产锂电企业面对海外市场竞争,若想在海外生存并持续保持领先,需要在两大方面进一步加强。“第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第二,人才培养要跟上步伐。此外,欧美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非常高,加上厂房建设缓慢且费用高昂,需要留足充足的资金预算。”


参考来源:

锂电中游“扩产竞赛”持续加速:四大主材离全面过剩还有多远?.经济观察报

大扩产带来过剩隐忧锂电全产业链共谋出海服务.上海证券报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真的来了?锂电巨头纷纷转向储能.环球零碳

开局2023:锂电材料产能过剩警钟敲响.GGII

海外锂电池需求井喷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出海.节碳知事

锂电产业链董事长坐不住了,集体出海寻销路能否“解忧”?.创业板观察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文正)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20

作者:文正

总阅读量:413525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