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保持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工业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502万吨,同比增长6.8%。其中,精炼铜产量955万吨,同比增长13.4%;原铝产量3081万吨,同比增长 3.3%。
二、价格走势分化。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前三季度,主要有色金属品种有涨有跌,其中铜、铅现货均价分别为68,311元/吨、15,547元/吨,同比分别上涨0.2%、2.3%;铝、锌、工业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分别为18,618元/吨、21,749元/吨、15,675元/吨、30.1万元/吨,同比分别下跌8.8%、14.2%、21.8%、36.4%。
三、矿产进口同比增长,铝材出口同比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进口方面,前三季度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实物量分别为2034万吨、10664万吨,同比增长7.8%、12.8%;出口方面,前三季度铝材出口量为395.3万吨,同比下降18.3%。
另据相关部门日前报道,10月30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的先行行业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近十年来取得成就更加显著。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已在境外投资铜、镍、钴、锂等矿产项目130余项,累计投资近千亿美元。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锂资源开发及锂盐新项目产能投产、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需求增速减缓、燃油车打折促销、国际油价下跌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影响,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11月份的最高点60万元/吨,一路下跌至今年4月份的17万元/吨,而后6月份反弹至30万元/吨,至今又下降至17万元/吨。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锂盐产量约为56万吨碳酸锂当量,净进口碳酸锂10.2万吨,净出口氢氧化锂9.0万吨,国内表观需求为58.2万吨碳酸锂当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下游对锂盐的备货不及预期,锂盐生产企业有一定量的库存。
同时,陈学森认为,锂盐价格相对去年过高的价格下跌是正常的,随着国内外上游原料新产能的释放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对于自有资源的锂盐生产企业,目前的利润依然是非常可观的,但同比去年超高价位,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也是正常的。但对于外购资源或者去年高位获取资源的企业来说,有的可能处于亏损边际。
陈学森还提到,中国锂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目前锂产业依然存在几大堵点、痛点亟需破解。第一,我国锂资源禀赋较差,资源分布环境较为恶劣,开发制约因素较多;第二,国内锂产业扩产狂潮之下,产能过剩风险凸显;第三,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加剧,锂资源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关键材料之一,资源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第四,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和电化学储能领域需求的全面暴发,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推动锂盐价格大幅波动。陈学森同时强调,从长远看,锂电赛道仍然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
此外,相关部门近日分析称,2023-2027年全球锂盐需求将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受益于全球磷酸铁锂体系应用率提升,叠加中镍三元占比反扑,拉动碳酸锂需求占比远期将稳步上行。2023-2024年进入锂资源集中释放期,资源平衡实现逆转,资源过剩在远期仍将延续。资源过剩主旋律下,高位成本的资源项目将面临出清风险。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