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揭穿一则炸响光伏圈的谣言!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近日,有多篇以“黄仁勋、奥特曼: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或类似表述为标题的文章在网上被广为传播和热议。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有多篇以“黄仁勋、奥特曼: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或类似表述为标题的文章在网上被广为传播和热议。


于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以储能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也应声大涨。




是真是假?


首先来看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


这些引起热议文章大多“引述”了黄仁勋一句话:“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不要光想着算力,如果只想着计算机,需要烧掉14个地球的能源。”换言之,AI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光伏和储能就是未来AI所需能源的最终选择。


其实类似的话语来自于黄仁勋在2024年2月12日“世界政府峰会”上与阿联酋国务大臣OmarSultanAlOlama交流时的观点(上面流传网文中的图片也是出自于此次会面)。但他的原话是:


“现在我们正处在这个新时代的开端,接下来会发生的是全球安装的数据中心价值约1万亿美元。未来四五年内,我们将拥有价值2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为世界各地的软件提供动力。所有这些都将被加速。加速计算架构非常适合生成式AI的下一代软件,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当我们替换通用计算的基础设施时,请记住架构的性能将不断提高。你不能只想着要购买更多的计算机,你还必须假设,计算机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因此,你所需要的总量就不会这么多了。”


“否则,如果你只是假设计算机的速度永远不会变快,你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需要14个不同的行星、3个不同星系、4个太阳为这一切提供燃料。”


到这,黄仁勋做了一个铺垫,表明提高算力,能够让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接下来才是他说的重点:


“但是很明显的是计算机架构不断进步。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做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将计算和人工智能提高了一百万倍。因此,无论你认为推动世界的需求是什么,你都必须考虑到,它还将以100万倍的速度增长,变得更快和更高效。”


什么意思?很明显,它明显在自夸:“我老厉害了,我把算力提高了100万倍,相当于更节省能源了!”“如果没人像我这样用提高计算速度的方式来节省能源,未来大家可能将引发能源危机,到时候可能需要14个不同的行星、3个不同星系、4个太阳为这一切提供燃料。”


所以,这跟“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再来看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


今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2024年度世界经济论坛”上,山姆·奥特曼表示:


“我们仍然不了解这项技术对能源的需求,随着AI走向成熟,预计将消耗大量电力。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核)聚变,或者更便宜的太阳能+能大规模存储(能源)的东西”。


很明显,奥特曼提到了AI和光伏(太阳能),但是他在光伏前面表述了“核聚变”,那么,据此提出“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也不妥当。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奥特曼个人向美国私营核聚变公司Helion Energy提供了3.75亿美元。


AI究竟多“烧电”?


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最近也发表了一篇评论AI能源消耗和对能源以来的文章,称仅以Chat GPT为例,每天响应约2亿个请求,就需要消耗超过50万度电。而一个美国家庭每天的平均用电量只有29度。这就意味着ChatGPT每天的用电量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


很多媒体也纷纷以“Chat GPT用电量是国家家庭平均用电的17000倍”作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小编看出来了,这是表述或是计算错误,用一串带“0”的数据吓唬人。Chat GPT用电量是国家家庭平均用电的17000倍没错,但是美国有1.2亿个家庭啊,也就是说只占每日全美国整个家庭用电的万分之一。所以正确的表述是“Chat GPT日用电量是美国1个家庭日用电的17000倍”。


那这个用电量多吗?


事实上,基于AI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可靠的市场数据和规律可循,因此很多人认为“目前没有人真正知道今天全球AI行业的真正耗电量。”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078782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