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6月21日,安徽省首个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在合肥正式建成投产。
据悉,这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总投资约6000万元,由合肥禾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2023年8月公司注册,一期年产量达到千吨级,二期计划建成年产量达到50000吨,可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
据了解,禾电科技总部位于北京,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技术团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组成,在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江苏基地设立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北京设立有基础研究实验室,公司已有各类专利数十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项,团队在磷酸盐研究方面深耕多年,采用液固复合工艺生产升级材料,材料的导电性、产品生产稳定性、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已可生产HP100—H和HP100—R两款型号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别对应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大功率放电等不同的场景。
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电池,是锂电池的重要补充。作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具有长循环、宽工作温度、安全稳定性强、高倍率、循环寿命长等性能优势。
正极材料是影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层状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三种主流技术路线。
图:钠离子电池各类型正极材料
其中, 聚阴离子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钠电正极材料,以其稳定的晶体结构和高电压高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这类材料通常具有开放的三维离子通道和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通常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但其比容量低、压实密度低、电子电导率低使其整体能量密度偏低。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化学通式为NaxMy(XaOb)nZw(M为过渡金属原子,X 为磷、硫、硅、钨等,Z为F、OH等)。聚阴离子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橄榄石结构NaFePO4、NASICON型结构磷酸盐Na3V2(PO4)3和焦磷酸盐结构Na2MP2O7、Na4M3(PO4)2P2O7、氟化磷酸盐NaVPO4F、Na2MPO4F、Na3(VOx)2(PO4)2F3-2x、硫酸盐Na2Fe2(SO4)3等,产业内研究较多的为磷酸盐及硫酸盐体系。
图:几种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磷酸盐正极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过渡金属,可实现电压的可控调节,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优于氧化物正极材料,NASICON结构稳定性最好。
目前国内选择布局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的企业有恩耐吉、启钠新能源、钠邦新能源等。
恩耐吉于2022年12月在广水市建成国内首条“钒基磷酸盐体系”钠离子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线。2023年11月,恩耐吉又签约年产10万吨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计划分3期建设。一期预计投资2.4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聚阴离子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可实现正极材料每年1万吨的产能,预计年运营收入可达6亿元。
启钠新能源专注于做复合磷酸铁钠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及产业化。在产品性能上,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磷酸铁钠已通过多家电芯厂客户检测,性能良好:产品在0.1C条件下比容量超过110 mAh/g,1C条件下比容量超过100 mAh/g,首圈库伦效率超过95%。在产业化方面,公司于今年11月顺利拉通1000吨复合磷酸铁钠产线,同时布局万吨复合磷酸铁钠及其前驱体产线。
钠邦新能源在铁基磷酸盐正极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比容量、低温性能好、加工性能好且成本优势显著的正极材料。目前已经启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千吨级生产线。预计2024年下半年启动万吨级生产线建设,2025年完成聚阴离子型产品万吨级产线建设并启动层状氧化物万吨级产线建设。
参考来源:蜀山发布、粉体网、长江证券、国海证券、北京理工大学《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