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性能永磁材料市场发展


来源:磁材商情网

    现在世界汽车产量为5,500万辆左右,按每辆汽车使用电机数20只,2000年需要8亿只。随着汽车生产量和使用扬声器数量的增加,汽车用的扬声器产量目前为1.6亿只,配套需要铁氧体永磁15万吨。

    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元件的发展,硬盘、软盘驱动器全球产量分别为1.2亿台和2.7亿台,CD-ROM和DVD-ROM驱动器在800万台,打印机250万台,是使用高档钕铁硼最大的市场之一,年需求量约在4000吨。显示器需要各种高档次软磁铁氧体、多媒体音响对永磁材料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随着信息时代到来,近几年工业发达国家正形成计算机进入家庭的热潮。据美国市场调查,2000年国际微机市场为1亿台。国际市场需要高档软磁铁氧体2万吨,高档永磁铁氧体1万吨。

    通讯业的发展,电话和移动电话装置需要越来越多的磁芯、片式微型化电感,以及传声器和扬声器,这对软磁和永磁材料带来了良好的市场。这方面需要高磁导率软磁铁氧体材料3万吨,钕铁硼磁体1千吨

    在消费类产品方面,2000年,全世界彩电市场为1.4亿台、录像机为3000万台、摄像机为1000万台、家用音响市场0.9亿台、汽车音响市场达4000万台。新一代的DVD机,其市场需求量达到1000万台、MD录音机市场总销量将达1000万台。需要高档永磁铁氧体2万吨、高档钕铁硼磁体500吨。

    到2005年每辆汽车电机增加到30只,预测需要电机增加到16亿只。随着汽车生产量和使用扬声器数量的增加,汽车用的扬声器产量增加到2.3亿只。预测与上述器件配套需要高档铁氧体永磁25万吨。由于汽车向小型化和轻量化发展,以及为了保护环境采用非汽油驱动汽车,需要应用新材料提高电机的功能和减小尺寸,促使了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加快发展。假如,汽车中有50%采用粘结钕铁硼磁体,如雨刷电机、窗冲洗电机、反光镜电机、门锁和座位调节电机等方面应用,就需要粘结钕铁硼磁体102克/辆。到2005年,世界生产汽车以5,540万辆计算,就需要粘结钕铁硼磁体约5,540吨。估计到2005年世界永磁体的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2005年国际微机市场约达2亿台,预测国际市场需要高档永磁铁氧体2万吨。计算机外设的驱动器和打印机需要大量的钕铁硼磁体,西方发达国家钕铁硼磁体50%应用于微电机领域,今后年需求1万吨。总之,从市场发展看,到2005年全球磁性材料市场发展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根据本行业的专家分析,2005年中国铁氧体永磁市场将达到21万吨左右,稀土磁体在10000吨。按现在行业的发展来看,这些指标有可能超过。

    总之,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磁性材料工业发展的世纪。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今后中国的磁性材料工业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消费类产品档次提高

    随着消费类产品向数字化和高性能发展,对磁性材料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彩电高清晰、数字化,对软磁铁氧体的功率损耗、磁导率、使用频率的要求均比模拟机高。其它的数字摄录像机、音响设备、变频空调等都要求高档次的磁性材料。

   (2)工业类产品是主导市场

    汽车、通讯、计算机工业发展,带动国内高档磁性材料的发展。企业应该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使产品的档次能上一个新台阶。铁氧体永磁要有美国陶8标准以上的产品,铁氧体软磁应有日本TDK的FB5-FB6系列产品,钕铁硼磁体要生产N45以上材料,另外粘结磁体的开发生产要加快发展,达到国际当前的水平。

   (3)企业要发展成国际大公司

    目前,中国的永磁铁氧体企业年产1万吨以上的规模较少,要培育发展年产万吨位以上的企业十家,年产1000吨钕铁硼的企业要发展到10家。并且产品要求系列化,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现在永磁行业内上市公司最多,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实力,通过引进和兼并国外企业,今后中国的永磁体的产量和质量将占居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钕铁硼磁体的专利在21世纪初失效,将对钕铁硼磁体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的钕铁硼磁体必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由于中国稀土资源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在21世纪初,中国的钕铁硼磁体产量将成为世界第一。

    21世纪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永磁体的生产大国、生产强国和销售市场。
推荐8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