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25年3月18日到19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2025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暨第一届干法电极技术研讨会在安徽蚌埠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我们邀请到了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做客对话栏目,进行访谈交流。本期为您分享的是中国粉体网对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赵昌泰教授的专访。
赵昌泰,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北京市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2017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导师邱介山教授、于畅教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工作5年,合作导师孙学良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全固态电池材料开发、界面设计及软包电池工艺开发等。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于2021年6月30日注册成立,是由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四方协议共建,集技术研发、公共服务、产业孵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有研广东院定位于新材料前沿领域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技术服务,先期确立了固态电池研发、燃料电池研发、氢能材料与技术研发、先进电子功能材料研发、动力电池检测、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拓展研发等六大方向。
粉体网:赵教授,与其他类型(如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相比,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有何优势?
赵教授:卤化物电解质是介于氧化物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之间的一种形式,比氧化物软一些,比硫化物硬一些,更贴近硫化物电解质,可以通过冷/温压制备电极和电解质膜。但是它又具有氧化物电解质类似更高的氧化电位,相比硫化物电解质与正极材料的界面兼容性和热稳定性更好一些。
粉体网:赵教授,在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中,如何解决其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之间的平衡问题?
赵教授:其实对卤化物电解质而言,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不矛盾,一般的卤化物电解质对常规的三元正极都没有问题。
粉体网:赵教授,干法电极工艺在规模化生产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赵教授:干法电极工艺在规模化生产中面临的挑战还是挺多的,比如设备成熟度,设备经济性,设备可靠性,设备的效率等。
设备成熟度:目前干法电极的设备成熟度还不高,还处于研发到中试阶段。
设备经济性:现在干法电极设备价格还是挺高的,是否真的比涂布工艺省钱,还需要量产化设备来核算。
设备可靠性:辊压机设备的稳定性、辊压机辊子的耐磨性等等,目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设备效率:目前单设备还达不到涂布的速率,尤其是正极。
粉体网:赵教授,干法电极工艺在未来固态电池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赵教授: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还是更有前景的,目前干法电极的技术成熟度比固态电池还是要高的,它在做固态高比能正极开发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此外,在产线建设安环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粉体网:赵教授,您团队未来在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干法电极工艺方面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赵教授:基于干法工艺的加工性的优势和卤化物电解质高安全性的优势,去开发卤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将全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