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适应新材料发展需求,提高非矿粉体材料品质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昧光

[导读]  2025年4月10-11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碳酸钙产业高值化发展交流大会将在安徽·池州举行。

中国粉体网讯 随着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其改性粉体作为绿色、低成本、功能化原材料,迅速展现出诸多应用优势。

 

但是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矿产物理、化学性质各有不同,以此制备的粉体材料更是千差万别,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成熟的改性处理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发展一批成熟的改性装备。

 

1、粉体表面改性设备发展现状

 

目前使用的粉体表面改性设备一部分引用或改造化工、塑料、粉碎、分散、干燥等行业的设备,如高速加热混合机、冲击式粉体表面改性机、干燥/粉碎/改性一体机以及湿法表面改性用的反应釜和可控温反应罐。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粉体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为赢得更大市场,众多企业加大投入研究,各种粉体改性设备也应运而生。根据当下的发展进展,改性工艺已经实现了间歇式向连续式的转变,市场上出现了专用的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同样实现了单一干式向湿干结合的改变。

 

 

SLG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SLG-3/600型)

 

比如,超细粉碎和表面改性集成系统、连续干燥和表面改性集成系统,这些系统的集成性使改性过程中的信息得以共享,在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研究发现,粉体改性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①对粉体及表面改性剂的分散性;②使粉体与表面改性剂的接触或作用的机会指标;③单位产品能耗和磨耗和粉尘污染指标;④具备连续生产、自动化、劳动强度小等特点。总而言之,粉体改性装备的研发已经得到行业重视,专用设备种类已经颇为丰富。

 

2、粉体表面改性设备分类

 

(1)干法表面改性设备

 

表面改性设备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常用的干法表面改性设备是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高速加热混合机、涡流等。

 

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无机粉体,特别是超细无机粉体表面改性或表面处理的连续干式表面改性装备。该机能满足对粉体与表面改性剂的良好分散性、粉体与表面改性剂的接触或作用机会均等的技术要求。

 

 

SLG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工作原理

 

高速加热混合机:是一种无机粉体表面改性,特别是小规模表面改性生产和实验室改性配方试验常用的设备。高速加热混合机的表面改性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是叶轮的形状与转速、温度、物料在混合室内的充满程度(充填率)、混合时间、表面改性剂加入方式和用量等。

 

(2)湿法表面改性设备

 

目前,湿法表面改性设备主要采用可控温反应釜和搅拌反应罐。这两种设备的筒体一般做成带夹套的内外两层,夹套内通入加热介质。如蒸气、导热油等。一些较简单的表面改性罐也可采用电加热。粉体表面有机改性和化学沉淀包覆(无机改性)用的反应釜或搅拌反应罐,一般对压力没有要求,只要满足温度和料浆分散以及耐酸或碱腐蚀即可,因此,结构较为简单。

 

2025年4月10-11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碳酸钙产业高值化发展交流大会将在安徽·池州举行,届时张家港市通沙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剑将在大会上作《适应新材料发展需求,提高非矿粉体材料品质》主题报告,重点介绍GX高效改性机、HEM高效混联式改性机、HEM粉体改性生产线,分析改性粉体的应用领域及注意的问题。

 

专家介绍


 

 

张剑,张家港市通沙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警8年,90年开始创业,从事塑料机械制造。2010年从事非矿行业技术革新,专攻粉体表面改性技术装备研发生产,成功自主研发了各种非矿粉体表面改性设备。目前公司生产各类改性设备、各种非矿粉体材料,业务覆盖改性粉体全产业链工艺,发展至今已得到业内专家及广大应用企业的认可和青睐。

 

参考来源:

张家港市通沙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郑水林等著《粉体表面改性(第四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吴翠平:SLG型粉体表面改性机流场特性与数值模拟研究

汪忠清:双亲改性超细粉体生产方法及应用研究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3

作者:昧光

总阅读量:1222929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