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60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背后,这些金属材料“跃跃欲试”!


来源:中国粉体网   平安

[导读]  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需要攻克轻质高强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粉体网讯  人形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与仿生技术,外形模仿人类,具备行走、抓握、交互能力,在制造业、服务业及科研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成为智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被誉为“人形机器人觉醒之年”。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出货量预计达140万台。

根据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可以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为大脑(感知、决策、人机交互)、小脑(运动控制)和肢体三个方面。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需要攻克人工智能算法、先进传感器、轻质高强材料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必将带动相关技术加速突破和进步。



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图源:徐程浩等)


人形机器人作为技术尖端产物,核心构造有线性执行器、旋转执行器和灵巧手。这三大执行器约占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73%,是构建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基石。这些执行器的精密运作依赖于一系列高精度零件,包括丝杠、电机、减速器、传感器、轴承等。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图源:徐程浩等)


结合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构造及高精度零部件,我们一起来了解其可能会用到哪些金属材料。

稀土磁材:无框力矩电机及空心杯电机核心材料

无框电机属于伺服电机的一种,是驱动人形机器人执行器工作的动力来源。无框电机消除了传统电机的铁芯,结构紧凑小巧,可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具有低能耗和低摩擦的特点。



科尔摩根无框电机


空心杯电机属于直流永磁的伺服电机,是一种微特电机(尺寸不超过40mm)。空心杯电机体积小、高效、低噪音,具有突出的节能特性、灵敏方便的控制特性和稳定的运行特性,技术先进性十分明显。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为人形机器人中重要核心零部件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的核心材料,在所有材料中价值量占比较高,其作用主要为电产生磁场,从而与线圈相互作用,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宁波韵升伺服电机用永磁转子组件


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磁能积、高矫顽力、体积小、质量轻、稳定性强的特性,其中高性能钕铁硼具有极高的尺寸精度,磁性均匀性和一致性好,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尺寸,特别适用于高功率、高磁场领域以及小型化、轻量化的各种产品。在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体积小的要求下,高性能钕铁硼有望成为电机永磁材料的最优解。


钢材:谐波减速器的主要材料


谐波减速器是旋转执行器的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轮、刚轮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波发生器使柔轮产生可控弹性变形,并与刚轮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齿轮传动。



绿的谐波减速器


谐波减速器主要由钢材制成。柔轮材料基本为40Cr合金钢,40Cr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它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刚轮材料国内厂家一般使用工具钢或铸钢,而日本哈默纳科则采用球墨铸铁。波发生器由柔性轴承和凸轮组成,其材质采用工具钢或碳钢。

在碳钢的基础上添加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致脆化。含铬特钢用于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中,使这些部件的强度、耐磨性等性质得到整体增强。此外,人形机器人外壳也可使用含铬涂层,以提高表面亮度和硬度。


铝合金、镁合金: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材料

肢体骨骼是支撑人形机器人进行各种行动的基本框架,其应用场景包括外壳材料、脊椎、大臂、小臂、大腿、小腿等结构件。目前人形机器人肢体骨骼的常用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

其中镁合金具有较多优点:其密度仅为1.8g/cm3,在所有结构用合金中最轻;比强度、比刚度高,为一般塑料的10倍;耐振动性好;电磁屏蔽性佳,镁合金外壳能够完全吸收频率超过100db的电磁干扰;散热性好,比热与水接近,是常用合金中最高者。

工装刀具:铜镀层丝与硬质合金刀具

在谐波减速器的制造工艺中,慢走丝工艺主要使用铜镀层丝,而滚插齿工艺则使用工具钢刀具或硬质合金刀具;在行星滚柱丝杠的制造工艺中,磨削工艺主要使用传统的刚玉砂轮及CBN砂轮材料,车削工艺中车刀使用材料包括高速钢、硬质合金、超硬材料三类。

参考来源:

[1]徐余恒等:全球人形机器人的进化之路,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王聪聪等: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趋势研判,及有关建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3]徐程浩等: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4]光大证券: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钕铁硼、镁合金显著受益

[5]国海证券: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新材料蓝海广阔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3

作者:平安

总阅读量:1792673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