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编号:FTJS01800

篇名: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王坤; 李伟; 陆进; 张朝军;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碳、氧、锶同位素; 样品有效性检验; 成岩环境; 白云岩化作用; 川东地区;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利用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对样品有效性作出了检验。在证明样品未受明显蚀变的前提下对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碳、氧、锶同位素进行了分析。在层序地层格架中对比不同体系域、不同岩性的碳、氧同位素特征,87Sr/86Sr比值特征,Z值与古温度特征,分析了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低位体系域以膏盐湖及萨巴哈环境为主,炎热干旱,陆源淡水对成岩作用影响有限,去膏化、去白云岩化作用导致次生灰岩和"鸡笼铁丝"构造的发育。海侵体系域以半局限—局限陆棚环境为主,锶同位素特征表明陆源淡水对成岩作用影响增强,广泛沉积白云岩。高位体系域仍以陆棚环境为主,沉积海相灰岩为主,幔源锶含量增加,表明海平面上升,陆源锶的注入明显降低。白云岩碳、氧、锶同位素值差异较大,主要存在4种沉积环境:(1)Z值较低的淡水沉积环境;(2)海相环境下的中—浅埋藏环境;(3)海相环境,温度较低的蒸发潟湖环境;(4)温度最高的高温环境。结合87Sr/86Sr比值特征与岩石学特征相,认为川东地区主要存在淡水、埋藏、准同生、热液等4种白云岩化作用。 更多还原

最新资料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会员体系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