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
BF、DF、HAADF加速电压:
1kV-20kV连续可调电子枪:
肖特基场发射电子枪电子光学放大:
2,000,000x光学放大:
27-160x分辨率:
优于 1nm看了Pharos-STEM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用户又看了
虚拟号将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扫码拨号
Phenom Pharos 台式场发射扫描电镜因其多功能性和**的成像性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 即使是在传统较难观测的样品中也表现优异。直观的用户界面有助于将高分辨率图像呈现给用户, FEG 场发射电子源在 1-20kV 的加速电压范围内都提供了高分辨率。
Phenom Pharos STEM 台式场发射 SEM-STEM 电子显微镜,配备了 STEM 样品杯,从另一个维度提高了其成像能力和应用的多样性。
作为全球**台式场发射 SEM-STEM 电子显微镜,在较低的加速电压下,减少了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显著提高了图像的衬度。在台式扫描电镜下即可快速获得高分辨的 BF 像、DF 像、HAADF 像,且支持用户自定义成像。Pharos STEM 样品杯为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高效、全面的表征方式。
BF 像:主要是样品正下方同轴的探测器接收透射电子和部分散射电子。影响明场像衬度(Contrast)的主要因素是样品的厚度和成分。样品越厚,原子序数(Z)越大,穿透样品的电子越少,图像就越暗,因此 BF 像对轻元素(Z 较小)比较敏感。
DF 像:主要是样品下方非同轴位置的探测器接收散射电子信号。
HAADF 像:主要是接收高角度的非相干散射电子信号。原子序数(Z)越大,散射角也越大,原子核对入射电子的散射作用越强,图像上更亮。因此又被称为 Z 衬度像。
三种成像模式各有特点,具有不同的成像优势,可以根据样品情况搭配使用,成像结果进行互相验证。
烟草花叶病毒的BSE 像、BF 像、 DF 像和 HAADF 像
对比扫描电镜的背散射电子图像(BSE),杆状的烟草花叶病毒在 BF 模式下更加直观。BF 模式更适合观察轻元素(Z 较小),轻元素散射作用较弱,因此在 HAADF 模式下较难清晰观测细节。
而杆状烟草花叶病毒周围较厚的脂质球,电子较难穿透,BF 像上相对较暗。在 DF 模式下,密度较大的脂质球表现出较强的衍射,因此在 DF 像上相对较亮。
规格参数:
系统兼容:Phenom Pharos G2 台式场发射扫描电镜
样品兼容:ø 3 mm TEM 载网(夹具固定)
成像时间:< 40 s*
成像模式:BF、DF、HAADF、 自定义**
成像工作流程:固定的 WD,设置**的探测器 ,完全集成的 UI
真空度:0.1, 10 & 60 Pa
分辨率:优于 1 nm
* 加载样品到呈现图像的时间
** STEM 具有 11 分割探测器,用户可以对其进行自定义选择
Pharos STEM 电子显微镜,利用 FEG 高亮度电子源,可在透射模式下对薄样品进行成像。专用的样品夹可轻松装载常规 3mm 直径透射电镜 (TEM) 载网,实现样品的快速、安全切换。STEM 样品杯可提供明场 (BF) 、暗场 (DF) 和高角度环形暗场 (HAADF) 像,并支持自定义选择成像模式。
2020-12-09
今年 11 月 2 日起,每日早七点至晚八点,包括延安高架、南北高架在内的多条道路禁止“外牌”、“临牌”小客车、未载客的出租车等通行。因为新能源汽车车牌较容易获得,不少人转投新能源汽车,因此带动了新能
2020-12-21
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高品质洁净钢也成为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洁净钢技术研究及其生产工艺控制技术目前已是各钢铁企业的重要课题。生产洁净钢的关键在于减少钢中的杂质,而控制
2020-12-21
2020-12-21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共同主办,湘潭大学承办、湖南科阳会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 中国化学会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暨电化学青年学者论坛”于 2025 年3 月 28-
2025 年 4 月 1 日,飞纳电镜用户培训会在厦门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海滨城市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会吸引了来自多个领域的专业用户,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电镜学习探索的精彩之旅。01专业培训
3 月 26 日 - 28 日,SEMICON China 2025 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覆盖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软件和服务等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等产业链,全球规模最
核壳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表面和体积特性,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通过改变壳层的厚度和材料,可以调节纳米粒子的性质。科罗拉多大学(Forge Nano 粉末原子层沉积技术发源地)Steven George
农业科学的发展依赖于高效、精准的检测技术,以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种子质量、改良农作物品种。传统的农业检测方法,如光学显微镜、石蜡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往往局限于二维成像,且检测过程耗时费力,难以
在环境监测、工业安全、智能家居等领域,高效且可靠的气体传感器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传感器常受限于灵敏度不足、选择性差、功耗高以及复杂的生产工艺。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打造下一代高性能气体传感